體系元素 | 審核要點 |
1.1安全生產方針 | 傳達、宣貫安全生產方針,并保留相關記錄。 |
1.2安全生產責任制 | 制定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
責任制頒布后對員工進行宣傳、培訓并保留相關記錄。 | |
對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到位情況進行年度評估。 | |
制定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到位情況考核辦法,并執行。 | |
機構與職能發生變化時及時對責任制進行修改。 | |
每年對責任制的全面性、合理性與可操作性進行回顧,對存 在的問題進行修訂。 | |
責任制修訂后與員工進行溝通。 | |
將員工拒絕程序向所有的員工進行溝通與說明。 | |
員工清楚拒絕程序。 | |
客觀調查和統計分析拒絕事件。 | |
對拒絕事件分析結果提出改進措施。 | |
1.3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標準 | 獲取法律法規的渠道暢通。 |
建立了法律法規與標準清單(庫),并識別與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與標準的有效性及適用條款。 | |
車間級制度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并有編制、審核和批準人員簽字。 | |
每年對建立的法律法規與標準清單(庫)進行回顧。 | |
1.4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 | 根據上級要求層層分解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 |
收集上級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文件化資料,提供本單位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文件化資料。 | |
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結合本單位實際進行量化分解,做到可測量。 | |
制定實現目標與指標的各層次工作計劃及保障措施。 | |
工作計劃按期順利開展。 | |
每月召開安全生產分析會定期對目標、指標和相應工作計劃完成情況進行監測、分析。 | |
對工作計劃執行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了補救措施。 | |
每年對目標與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回顧,包括經驗、存在問題及建議措施。 | |
1.5安全生產會議 | 按期召開安全生產會議。 |
會議形成會議記錄,并明確工作任務、完成的時限、責任人。 | |
對會議提出的行動或建議措施,進行跟蹤、檢查、驗收、反饋及效果評價。 | |
1.6安全管理機構與人員配置 | 配備了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 |
構建了車間、班組二級安全管理網絡。 | |
安全區代表、內審員、事故/事件調查員參加了相關培訓。 | |
被任命的安全區代表、內審員、事故/事件調查員有任命書,并知曉和履行職責。安全區代表每月開展檢查。 | |
1.7安全生產文件與數據的控制和管理 | 有安全生產過程所需的文件,包含:工作標準、技術支撐標準、記錄格式及檢查表、上級發放的通知、會議紀要、通報等。 |
安全生產過程所需的文件符合實際工作需要。 | |
每年對安全生產文件管理進行回顧,及時清理。 | |
1.8流程與變化管理 | 工作和管理流程化 |
1.9安全生產信息溝通 | 針對以下情況向員工進行了溝通,并有相關記錄:法律、法規;上級文件、管理標準和要求;企業標準、制度;有關生產及事故/事件信息;風險概述;應急程序及設施;紀要、簡報、簡訊;員工或相關方對安全生產的建議和抱怨 |
負責人每月與員工就安全重要內容對話,對話是否滿足以下要求:對話采用一對一方式;對話前提前做好計劃;處理特定的或與員工關心的安健環問題 | |
員工熟悉合理化建議制度,掌握建議的渠道、方式 | |
將收集的建議登記,并遞交上級部門。 | |
1.10供應商與承包商管理 | 完善承包商合同簽訂以及安全資質、培訓、產品質量和服務保障能力、安健環表現的相關資料。 |
對承包商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 |
按期對承包商作業現場進行檢查和評價,檢查中關注承包商的安健環表現,并將評價結果向物質供應中心和技改室上報。 | |
1.11安全科技 | 涉及本部門的安全科技項目應做好實施前的風險分析及應用過程控制措施的落實。,是否對運用效果進行了回顧。 |
1.12糾正與預防 | 制定涉及本單位的糾正和預防行動工作書面計劃,計劃中包含:執行糾正和預防行動的責任部門、人員、事件。 |
糾正和預防行動執行情況得到及時反饋。 | |
從以下方面收集糾正與預防計劃項目: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危及安全生產的問題;變化管理;檢查與審核;事故/事件調查;風險評估;任務觀察;培訓程序評估。 | |
各級人員按要求執行糾正與預防計劃。 | |
糾正和預防行動的執行情況每月溝通。包括:管理責任人與執行責任人溝通;執行責任人與安全區代表、員工溝通,并有溝通的資料或記錄。 | |
在執行過程中,必要時對糾正與預防行動計劃進行調整。 | |
跟蹤糾正與預防行動效果,評估其是否解決了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否降低或消除了風險。 | |
糾正與預防行動執行、跟蹤、反饋、溝通記錄保存完整,并方便隨時可以查閱和使用。 | |
2.1風險評估與控制總體原則 | 建立設備、作業、職業健康與環境風險評估的實施工作計劃,并明確風險評估工作任務、完成時間、責任人員 |
對開展風險評估的人員進行風險評估方法的培訓。 | |
開展危害辨識工作 | |
開展基準風險評估 | |
開展基于問題的風險評估 | |
開展持續的風險評估,、設備、作業、環境及職業健康風險評估結果的進行時時動態控制和分析 | |
對風險評估結果中不可接受的風險制訂了控制措施 | |
在每年或內、外部變化發生時對風險評估進行回顧和更新 | |
風險評估的結果文件化,年度風險評估需由領導簽字形成書面文件。 | |
針對基準風險評估結果中所有高風險的問題和發生的事故/事件暴露出的所有高風險問題進行基于問題的風險評估。 | |
對風險評估結果中不可接受的風險制訂控制措施,明確了措施實施、完成的時間和責任人。 | |
對風險控制措施實施的效果進行測量、評估。 | |
2.2總體風險評估 | 開展了中期(2-5年)風險評估工作 |
開展了短期(年度)風險評估工作 | |
運行中遇到方式變化等情況時及時進行電網風險評估 | |
在進行風險評估時充分考慮了可能發生的潛在風險:外部因素、內部因素 | |
按照上級要求的方法開展電網風險評估分析 | |
風險評估報告提出了以下措施建議 | |
風險評估結果及時提供給規劃、基建、運行、生產管理部門 | |
2.3設備風險評估 | 制定設備風險評估計劃 |
設備專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參加設備的風險評估并熟悉評估方法 | |
建立了關鍵設備清單 | |
對關鍵設備實行了分級管理 | |
關鍵設備清單定期進行回顧 | |
版權所有 ? 2000-2021 永泰管理咨詢(深圳)有限公司 保留一切解釋權 網站備案號: 粵ICP備18124599號
服務熱線:13480639108 E-mail:Wingtai_IT@126.com 技術支持:達設互動